你知道吗?三月的最后一个周六,也就是今天,将于晚上20:30开始,进行长达一小时的“地球一小时”活动!
“地球一小时”活动,由世界自然基金会(WWF)发起,首次于2007年3月31日晚20:30在悉尼展开。从一开展便吸引了超过220万悉尼家庭和企业参加,到现今有超过180个国家与地区积极响应,“地球一小时”活动旨在呼吁人们关闭不必要的耗电产品一小时,激发人们对保护地球的责任感,以及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思考。
由于地球时差,新西兰是最早迎接清晨第一缕阳光的国家之一。“地球一小时”活动就在此拉开序幕,开始全球接力。从新西兰奥克兰天空塔灯光熄灭的那一刻起,悉尼海港大桥、鸟巢、东京塔、迪拜塔、伦敦白金汉宫,纽约帝国大厦等各地标志性建筑逐个熄灭灯火。更有家庭、企业,社区自发熄灯一小时:数千个家庭响应号召,用蜡烛照明;商店区纷纷关闭霓虹灯;餐厅、酒吧点上蜡烛,举行烛光晚餐……用这种仪式表明对全球气候问题的关注。
与往年不同的是,在今年的“地球一小时”活动中,WWF全球所有办公室将共享一个主题——“与自然共生”,关注日益严峻的生物多样性下降问题,为2020年由中国主办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提前预热。WWF中国总干事卢思聘表示:“人类和地球是命运共同体,关注地球生物多样性,就是关注人类的发展。地球一小时意义不仅仅在于这一小时,而是这一小时之外、日常生活中的环保的生活习惯。今年地球一小时关注生物多样性,希望让人们了解大自然遭到破坏的严峻性,号召社会各界一起采取行动减缓生物多样性下降的趋势,并最终遏止这种趋势。”
对于“地球一小时”活动,有不少人提出质疑:全球熄灯一小时是否会对电线路造成损害?只熄灯一小时能否有很大节能收效?这种活动是否太过短暂而只存留“仪式感”……
不可否认的是,确实有很多人因此加强了保护地球环境的意识。正如卢先生所提及的,除了熄灭一小时灯光,超市倡导消费者使用环保购物袋,市民们也养成节能环保的习惯,人们正以各自的形式逐渐实现“地球一小时”的目的。活动本身也在朝着这个方向做出改进,2013年推出新传统,让市民在每周选择逐渐最喜欢的一个行动,并在每周的这一天实施相应的环保改变,成为“绿V客”。从反响来看,“地球一小时”活动越来越能体现出它的真正意义不在于那“60”,而在于“+”。
“地球一小时”,能做的不仅仅是熄灭灯光。今晚,你会做出什么行动呢?放下手机,关闭灯光,来场心交心的夜谈吧。黑夜也许不会显现出更多的星星,但你将看到它更加纯粹本真的颜色。
责任编辑|谢怡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