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整个夏季,树木多么紊乱!
现在却陷入沉思,像在总结
它过去的狂想,激愤,扩张
于是宣讲哲理,飘一地黄叶。
——穆旦
秋天走来,带着桂香,带着红叶。在南京,提起红叶,人们首先会想起南京东郊的栖霞山。
历史文化
早在六朝时期,栖霞山就已形成丰厚文脉,栖霞寺是佛教“四大丛林”之一。
明永乐、万历二帝南巡时,都曾游历此山。地方官府还在寺后中峰建行宫,为万历驻跸之所。栖霞山风景旖旎如画,乾隆皇帝先后五次驻跸于此,对栖霞山作出“第一金陵明秀山”的美誉。但栖霞山最广为人知的“名片”却是她的满山红叶。深秋季节,山上山下,红霞缭绕,丹枫烂漫,枫林灿若红云。
以诗绘景
“栖霞红树烂如霞,十月天晴风日嘉”,这是明末清初南京诗人纪映钟赞美栖霞山秋色的诗句。
同时代的著名诗人朱彝尊登栖霞山,作诗四首,有“槭槭霜叶鸣”之句。
乾隆年间的南京诗人王友亮在《金陵杂咏•摄山》中说:“秋时人多看红叶于此(摄山,即栖霞山)”。诗中更是写到:“枫叶秋林烧入云”。
袁枚的女弟子、诗人骆绮兰写有多首游栖霞山的诗,如“仙楼都拥赤城霞”。
两江总督尹继善曾与大诗人袁枚同游栖霞山。“共爱枫林霜叶晚,终输春暖碧桃红”,“朱履却宜枫叶老,清峰岂厌鬓毛斑”,这位当时南京的最高军政长官用诗句记录下秋天栖霞山的绝美风景。
栖霞游览
登栖霞山,可以选择徒步,也有专门的班车。山其实不高,而且山路平缓,是比较好走的。周末也正是游客众多的时候,有同学结伴而行,也有家庭出游,很是热闹。登山路线基本就是环山一圈,将有名的景点走一遍,欣赏沿途风景的同时还能锻炼身体。
在门口还有两排许愿铃,微风拂过,门口的许愿铃叮叮当当,清脆悦耳。这里留下了我们的足迹也留下了我们的愿望。
想去栖霞山的朋友们,建议穿着舒适且适合运动的衣服和鞋子哦,并且要做好周末大堵车的心理准备。
小童是11月20日去的栖霞山,枫叶还没全红,据说12月初会更好看!即使去不了也不用可惜,我们还有很多个秋天,记得下次一定哦!
责任编辑:南京师范大学 张蓓
审核:新媒体中心 吴丰妍